图片名称

用分析天平称取1.1g的氯化钠(用分析天平称取1.1g的氯化钠)

倍赛克研究所2024-05-2638

在实验室中,准确称取特定质量的化学物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。例如,用分析天平称取1.1g的氯化钠(NaCl)是一项基本技能,它要求实验者熟悉天平的操作和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。

分析天平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,能够准确到0.1mg或更高。在使用分析天平之前,必须确保天平已经校准并清零。这通常涉及到使用天平配套的砝码进行校准,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。在称取1.1g氯化钠时,首先需要打开天平的盖子,然后轻轻放置一个干净的称量纸或容器在天平盘上,并使用天平上的“tare”或“zero”功能将读数调整为零。

接下来,使用镊子或手套从容器中取出一定量的氯化钠,缓慢地加入到称量纸或容器中,直到天平的读数接近1.1g。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注意避免过快地加入氯化钠,以免超过目标质量。一旦读数接近1.1g,就需要缓慢地添加氯化钠粉末,直到天平的读数精确到1.1g。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微调,以确保最终的质量尽可能准确。

称取完成后,应当记录下实际的质量读数,并将氯化钠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以备后续实验使用。在整个过程中,保持天平的清洁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任何外部干扰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氯化钠作为实验试剂,其质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。因此,在称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,确保每一步骤都尽可能减少误差。

此外,为了提高称量的准确性和效率,建议在正式称取前进行几次预称,这样可以熟悉操作过程,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。在称取氯化钠或其他化学物质时,还应参考相关的化学实验指导书籍或标准操作程序,以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实验要求。

总之,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1.1g的氯化钠是一个涉及精确操作和细致注意的过程。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使用合适的实验工具,可以确保实验中所需化学物质的质量满足实验要求,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

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吸热,放热现象(1)取三只烧杯,各注入100 mL水,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
(2)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,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,测量溶液的温度
(3)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,有什么感觉?
(4)把实验后的溶液,倒入指定的容器内
(5)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,填入表中

利用水的温度的变化来体现出溶解时吸热或者放热
原理:扩散过程,是分子挣脱彼此间分子引力的过程,这个过程,分子需要能量来转化为动能,也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;而水合过程应该是一个相反的过程,也就是分子多余的动能释放,转化为了热能,表征就是放热
水合放热大于扩散吸热,表现为放热 ;水合放热小于扩散吸热,表现为吸热
水合放热约等于于扩散吸热,表现温度不怎么变化

图片名称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
关注我们
qrcode

扫一扫二维码添加销售微信

侧栏广告位
图片名称
图片名称